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北临渤海,东与东营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邻,西同德州市和济南市搭界,是山东的北大门。1950年建惠民专区,几经沿革,1992年改称滨州地区,2001年撤地设市。现辖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6县1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经济开发区,人口375万,陆地面积9600平方公里。
滨州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黄河文化和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商朝时建有蒲姑国,秦朝开始建县,从西汉起至民国先后设有郡(国)、州、府、道等地方行政建置,五代时期置滨州,以濒临渤海而得名。传统民间艺术异彩纷呈,发源于博兴的吕剧、惠民的胡集书会、泥塑、木版画及滨州剪纸具有深厚的乡土气息,独具艺术风格。滨州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惠民县是古代著名军事家中国武圣孙武的故里。邹平县是宋代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的生长地。博兴县是汉孝子董永的故乡,中国“孝”文化的发源地。滨州还是中国吕剧的发源地。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央渤海区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滨州交通便利。济青高速、滨博高速、京滨高速、津汕高速、威乌高速和205、220国道穿越境内,是连接苏、鲁、京、津的重要通道。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4373公里,其中国省道干线公路1134公里,高速公路171公里。铁路通车里程126.5公里,环渤海铁路的重要一环——德龙烟铁路已开工建设。滨州港上升为区域性重要港口,2个3万吨级码头及附属工程达到靠泊条件,初步形成了陆海相连的交通运输体系。
滨州自然资源丰富。滨州拥有大量未利用土地,仅北部沿海盐碱荒地达300余万亩,《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意见》鲁政发[2011]36号文件出台后,滨州土地储备优势更加突出。海岸线240公里,浅海海域面积300万亩,淤涨型高涂海域面积150万亩;矿产、石油、地热资源丰富,石油总储量6亿吨,天然气总储量164亿立方米,是胜利油田的主采油区;宜盐面积144万亩,原盐生产能力500万吨,是全国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盐化工基地和海水养殖基地。年引黄河水13亿立方,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0多亿立方米。对产业和环境的承载力较强,具有吸引要素聚集、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
滨州生态系统独具特色。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成陆时间较短,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多种物质交汇,多种动力系统交融,陆地和淡水、淡水和咸水、陆生和水生、天然和人工等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是典型的多重生态界面。黄河贯穿东西94公里,小清河、徒骇河等10多条河流穿境入海,河口湿地生态特征非常明显;拥有冬枣、金丝小枣、鸭梨、水杏、渤海黑牛、文蛤等优良动植物资源,具有大规模发展生态种养殖和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
滨州产业基础特色鲜明。形成了以纺织家纺、石油及盐化工、装备制造、粮油果蔬等传统行业为支撑,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为辅的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其中棉纺织能力已达千万纱锭,是“中国家纺产业示范区”、“山东省棉纺织基地”、“国家家纺和面料出口升级示范基地”。年炼油能力已达1100万吨,是山东省重要的石油及盐化工基地。年产活塞3000万只、曲轴30万只,是中国最大的活塞制造基地、世界最大的汽车轮毂制造基地。以玉米、大豆深加工为代表的粮油果蔬加工能力不断扩大,其中大豆加工能力为400万吨/年,玉米加工能力为280万吨/年。大企业领军产业发展明显,魏桥创业集团、西王集团、香驰集团、盟威集团、亚光集团等均是国内同行业产能最大的企业。
滨州城乡面貌变化显著。立足打造“碧水绿荫、生态园林型现代化城市”的目标,以“四环五海”工程建设为龙头,大力实施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全市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布局合理、功能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17.3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36.9%。其中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63.2万。初步搭起了生态园林型现代城市框架,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和财富中国经典城市,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4处,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称号。 滨州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制定实施了《滨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和《鲁北滨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纲要》。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群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拥有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企业2家、省重点培育循环经济园区1家、省重点培育循环经济企业21家、国家环境友好企业3家、省环境友好企业9家。积极开展环境整治,大力开展林水会战,加强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城市特色初步显现。万元GDP能耗三年累计降低13.9%,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降低16.4%。林木覆盖率达到18.2%。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所辖县(区)均成为国家级或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
近年来,滨州市各级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建设重大历史机遇,科学务实、埋头苦干,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冲击、宏观环境趋紧、旱涝自然灾害等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和市七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连续三年在全省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中位列第四名,成为滨州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2011年,滨州地方生产总值实现1817.6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30.76亿元,同比增长2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2540元、8744元,同比分别增长14.5%和21.5%。
【建制沿革】
滨州市早在原始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商朝建有蒲城国。秦朝开始建县,西汉起先后建有郡或国,隋朝开始置州,清朝升州为府,民国初曾一度置道,国民党政府先后置第五和第十行政督察专署及鲁北行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著名的渤海区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
建国后,滨州行政区域不断调整、变更:
1950年5月,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的决定,撤消渤海行政区,对原辖专区进行调整,建立惠民专区,党政机关驻惠民县城,辖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蒲台、博兴,和今已属东营的利津、垦利、广饶,今已属淄博的高青、齐东共12县。
1958年10月,惠民专区领导机关迁驻滨县北镇新建城区。
1958年10月30日,中共山东省委通知,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为淄博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驻张店。1961年1月,撤消淄博专区,复置惠民专区,专区领导机关迁回滨县北镇。
1967年2月27日,中共惠民地委与惠民专署被地区革命委员会代替。1971年6月5日,重建中共滨州地委。
1978年7月10日,惠民地区革命委员会改为惠民地区行政公署。
1984年,为了与滨州市统一地名,惠民地区党政机关驻地北镇改为滨州。
1985年,全区辖滨州市和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高青共一市八县。
1992年3月,为了使地区与驻地名称统一,惠民地区改名为滨州地区。1994年,全区辖滨州市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共一市六县。
2000年,撤地改市,在滨州地区原有行政区域建立滨州市,辖滨城区和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博兴、邹平一区六县。
2001年4月,在滨州市新市区的西部成立了省级开发区。
2008年元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0年4月2日成立了北海新区,2010年9月29日,省政府批准北海新区升级为省级开发区,此后滨州市所辖为滨城区、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沾化县、博兴县、邹平县6县1区和滨州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经济开发区。
【地质】
滨州市处于华北新生代沉降区东南部的济阳拗陷中。新生代的下覆基岩是古生代的沉积地层和前震旦纪变质岩系,由数条北东东向断裂分割成几个小的断块,基本无中生代地层,新生代地层直接覆盖于古生代地层之上,断块凹陷形成新生代凹陷盆地,沉积了全套巨厚的新生代地层,该地层为海相、湖相和冲积相碎屑的互层沉积,含大量有机物,有利于石油生成。除邹平南部山区外,全市表层大部为第四纪沉积覆盖,小清河以南处于鲁中山区北麓冲积平原的中尾部,是洪积和冲积平原的叠交地带,其洪积冲积地层厚度一般在100~200米。小清河以北属黄河冲积沉积,厚度多在200~400米之间,其中小清河与黄河之间最厚,达400米。长期以来,济阳拗陷区属沉降地带,地壳一直处在一面下陷,一面为河流冲积物填充的状态,尤其是黄河的多泥沙河流的冲积作用占优势,冲积速度大于地壳沉降速度,形成了广大的冲积平原。
【地貌】
全境地势大体是南高北低,略向东北倾斜,渐次过度到大海,地面坡降1/4000~1/8000,其中黄河以北地面自然坡降 1/8000~ 1/15000。以小清河为界,全境呈现南北两种不同类型的地貌特征。小清河以南的邹平南部长白山脉属泰沂山区北麓的低山丘陵区,海拔高于20米的区间在以西董为中心的邹平县西南部,其中大于500米的山地在西董西部的摩诃顶(826.8米,是全市最高点)—— 白云山一线,面积约70平方公里,不到陆地面积的1%,其余均为山前倾斜平原,地势平缓,间有缓岗与洼地,海拔高程一般在8~800米。小清河以北为黄河冲积平原,海拔高程一般在1~20米,总体上地势低平,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和决口泛滥,造成沉积物交错分布,加上河流冲刷、海潮内浸、自然侵蚀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了低岗、缓坡、浅洼相间,微地貌差异明显的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海拔低于3.0米的潮间带主要在北部秦口河、马颊河口,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为20.0~3.0米的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96%。
【山脉】
境内山地为泰沂山地余脉,走向近南北,仅邹平县境内有少量山丘地。山丘岩石多为中基性岩,少数基岩,地表上未见酸性岩石,属长白山脉。根据山峰座落地域分布,长白山脉可分为以摩诃山、白云山、会仙山为主峰的三大峰群落。摩诃山山群是长白山脉中最大山群,主峰摩诃山,海拔826.8米,山群大体呈东西走向,境内东西长约12公里,南关宽约4公里,方圆40余平方公里。白云山整个山群南北长约5.3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总面积50余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29.6米;会仙山整个山群呈北西南东弧状走向,东西宽约7.5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总面积约22.3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90米。
【河流】
境内除过境黄河外,以黄河为界,南部为小清河流域,北部为海河流域。各河大致流向东北,注入渤海。
黄河 邹平县西北部的苗家入境,东至博兴县老盖家村附近入东营市。境内河段长94公里,南堤长99.3公里,北堤长91.6公里,两堤间滩区面积为158.8平方公里。
小清河水系 有小清河、孝妇河、杏花河、支脉河4条主要河流。小清河自邹平县魏桥镇五龙堂村入境,东至博兴县阎坊乡道口村出境入东营市,境内河道长度75.8公里,流域面积1009.4平方公里。孝妇河自邹平县长山镇前芽村入境,下至邹平县长山镇西穿村入淄博市桓台县,境内河段长22.9公里,流域面积172平方公里。杏花河自邹平县芽庄湖入境,东至邹平县焦桥乡张官庄出境,境内长33.4公里,流域面积425平方公里,其支流有7条河道,总长89.45平方公里。支脉河自博兴镇苗集村南入境,东至博兴县阎坊镇王浩村东北进入东营市,境内河道长28.2公里,流域面积305.8平方公里。
海河水系 有徒骇河、德惠新河、马颊河、漳卫新河、秦口河、潮河6条主要河流。徒骇河境在沾化县冯家镇赵山后村北与秦口河汇流,境内长150公里,流域面积4677.6平方公里,有排水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3条,即沙河、土马河、胡营河。德惠新河西自阳信县洋湖乡崔家楼村西北入境,至阳信县温店镇王坤合村北进入德州市庆云县界,又于无棣县无棣镇的郎家村西入境,在无棣县东风港沙头堡渔业村西南一公里处与马颊河汇流后入渤海,境内河段长度76.7公里,流域面积135.4平方公里。马颊河由无棣县车镇乡李辛庄南入境,流经无棣县沙头堡渔业村西南一公里处于德惠新河汇流入渤海,境内河段长43.4公里,有排水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2条,长45.3公里,主要有笃马河、朱家河、德王河等。漳卫新河 是无棣县与河北省海兴县的界河,流经无棣县西北边缘,在无棣县北部的大口河入渤海,境内河段长47.7公里。秦口河境内黄河以北地区排涝的骨干河道,居境内海河流域中心,起自沾化县赵家山村附近,至烟袋沟与徒骇河相汇,入套儿河注入渤海,长39.3公里,有排水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28条,总长689.6公里,其中排水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10条,共长420.9公里。涉及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四县。潮河是黄河与徒骇河之间的一条独流入海的排水河道,起自滨城区滨北镇双刘家村西的西沙河,流至沾化县东北部洼拉沟等滨海潮沟注入渤海,全长75.6公里,有排水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7条,总长262.4公里,其中排水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5条,共长220.9公里。
【湖泊】
境内有芽庄湖、青沙湖、麻大湖三个平原湖泊。
芽庄湖 位于小清河南部邹平与章丘两县边境,主要接纳章丘县漯河水,邹平县境内面积3.3平方公里,芽庄湖东堤建有浒山闸,通杏花河,共12孔,砌石结构,泄水量100秒立米。
青沙湖 位于小清河南邹平与桓台两县边境,系小清河、胜利河、杏花河三河交汇处,邹平县境内面积3.9平方公里。
麻大湖 位于博兴与桓台两县边境,原接纳孝妇河、乌河之水,博兴县境内面积7.4 平方公里。在博兴县湖滨镇付桥村东,建有义和闸通小清河,共10孔,泄水量60秒立米。
【海域】
滨州市地处渤海湾南岸,沿海有无棣、沾化两县,海岸系黄河冲积而成,岸线曲折,东西蜿蜒238.9公里,有多条河流在此入海。滨州海岸属典型的泥沙质海岸,无天然良港,但海域内潮间带均为淤泥沉积而成,跨度大,滩涂宽广,平均跨度10公里,有滩涂面积9.37万公顷,负15米浅海面积20万公顷。岛屿50余个,渔港5处。
【土壤】
境内土壤共有五个土类,13个亚类,28个土属,127个土种。五个土类分别是潮土、盐土、 褐土、砂姜黑土、风砂土。
潮土土类 面积77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5.2%,广泛分布全市各县区,是主要耕作土壤。
盐土土类 面积16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6%,境内除邹平县外,其余各县区均有分布,其中以无棣、沾化两县面积最大。
褐土土类 面积8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该土类主要分布在邹平县南部山丘及东部山前冲积平原,博兴县南部冲积扇边缘。
砂姜黑土土类 面积9.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9%, 主要分布在博兴县曹王、兴福以及邹平县邹平镇以南至好生乡一带。
风砂土土类 面积462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4%,仅分布在惠民县大年陈西南部。
【植被】
境内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森林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自然植被为灌草丛植被。境内南部山区以侧柏、刺槐、黄荆、扁担杆子、酸枣为多,间有柿树、杏树、软枣等少量经济林树种,草本植物有黄背草等。中部广阔的大平原,为农业耕作区,主要用材林、防护林树种有毛白杨、黑杨、旱柳、白蜡、刺槐等,主要经济林树种有苹果、梨、桃、葡萄等,主要绿化树种有桧柏、黄杨、红叶李、紫荆、海棠等。北部主栽耐盐树种,主要有枣树、柽柳等,沿海潮上带附近以野生黄须菜、芦苇、柽柳、马绊草等盐生植物为主。
【气候】
滨州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2.7℃,降水量564.8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632.0小时;风向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7米/秒;年平均地面温度14.7℃,最大冻土深度一般50厘米左右,无棣1984年曾达209厘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6%,8月最大为81%;年蒸发量1805.8毫米;无霜期205天。
【矿产资源】 滨州已探明的矿产有26种,已开发15种,尚未开发的11种。邹平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铜矿储量约4万吨,同时伴生有金、银、钼等贵重稀有金属;已探明可开采利用的建筑石料储量约1.3亿立方米,麦饭石储量约1亿吨左右。除邹平南部山区外,辖区内整个平原及北部海滩、浅海地下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总储量约6亿吨,天然气总储量约164亿立方米。 无棣、沾化两县海岸带有两条宽数百米、绵延数十公里的贝壳梁,可开采利用储量约1600万吨,是生产水泥、饲料添加剂、化工添加剂、贝瓷等理想原料。沾化县东北部地下蕴藏煤层,埋深约2000米,储量约25亿吨。滨州已发现矿泉水4处,邹平县2处已开发利用,博兴、惠民各1处,尚未开发;发现热水出露点18处,已开发利用7处。无棣、沾化海岸地带盛产原盐,是山东省重要的原盐生产基地,地下卤水储量丰富,分布广、储量大、产量高。经测定,在辖区海岸带年大潮线和多年大潮线之间的6.74万公顷的海涂内,地下45米的卤水浓度7° 波美度,地下30米卤水浓度为8°波美度,日单孔出卤量达500立方米以上;整个海涂C+D级卤水矿资源储量达2.5亿立方米,可采量为1.7亿立方米,折产原盐1000万吨。
【土地资源】滨州土壤共分褐土、潮土、盐土、砂姜黑土、风沙土5个土类。滨州土地总面积1416.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75.27万亩,占滨州土地总面积的47.7%;园地面积40.45万亩,占2.9%;林地24.40万亩,占1.7%;牧草地10.52万亩,占0.7%;居民点及公矿用地174.68万亩,占12.3%,水域275.63万亩,占19.5%;未利用土地180.19万亩,占12.7%。全市人均土地面积4.20亩,人均耕地1.86亩,略高于全国水平。
【海洋资源 】滨州海岸线长239公里,约占山东省的8%;滩涂17万公顷,约占山东省的31%;负十五米浅海20万公顷,宜盐面积9.6万公顷,是山东省第二大海盐生产基地和全国四大渔场之一。沿海滩涂、浅水海域发展水产养殖和制盐业潜力巨大。
【淡水资源】滨州水资源总量平均13.1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7亿立方米,地下水7.42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326立方米,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全市可供利用的黄河过境客水资源比较方便,黄河过境长94公里,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303.5亿立方米,穿过邹平、惠民、博兴、滨城4县区,全市黄河总引水量为14.79亿立方米。引黄供水是全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全市有库容超千万立方米的平原水库9座,中小型库塘248座,全市蓄水能力达2.5亿立方米。
【历史名人】
董永
董永,汉代千乘(今博兴陈户镇)人,为著名孝子。董永自幼丧母,与其父相依为命。后其父年迈病重, 行动不便,董永恪尽孝道。每去田间劳作,总是以车载父,一边侍奉父亲,一边耕作。父亲病故,董永自卖其身,贷钱1万,葬埋父亲,因此孝名远扬。其孝行历代广为传诵,奉董永为孝子楷模,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在山东省嘉祥县出土的武饲墓汉画像石上,就生动地刻载了董永 “鹿车载父”、“肆力田亩”、“象耕鸟耘”的故事。该画像石上所刻“董永千乘人也”六字,是为“董永实有其人,故里山东博兴”的铁证。
至三国时,曹植诗作《灵芝篇》第一次用文学形式歌颂了董永。此后,几乎历代都有以董永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久而久之,董永由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演变为神话故事中的人物。以董永故事演义而成的神话《天仙配》,已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民间传说在山东博兴、湖北孝感、江苏东台等地尤甚。
东方朔
东方朔(公元前161~前93年)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富平县(今惠民县)人自幼好学,性格诙谐。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被征为贤良方正,入朝事汉武帝,为太中大夫,政绩卓著。因多著述,为我国西汉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东方朔之父姓张,名夷,字少平,母田氏。因其出生三天丧母,由邻母拾朔抚养,故名曰“朔”;时东方天色始明,故以“东”为姓。东方朔自幼聪慧过人,成年人朝后,常以滴谏事汉武帝。建元年间,汉武帝不顾国困民穷,欲大兴土木,建上林苑。后武帝采纳东方朔的谏正,收回御命,使人民少受赋税与徭役之苦。东方朔还屡陈农战强国之计、兴利除弊之策,多为武帝所采纳。
东方朔常被汉武帝问以众臣不解异难之事,且多能解答甚详。东方朔晚年不顾年老体弱,刻苦著述,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等。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祖籍彬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平江(今江苏省吴县)。范仲淹两岁时,父亲病故,母亲谢氏改嫁朱文翰(当时任平江府推官),范仲淹遂改名朱说。四岁时随继父北归长山县河南村(今邹平县长山镇河南村),继父让范仲淹经商、学艺,皆不喜欢,唯愿读书。因随母改嫁倍受歧视,加之家境贫寒,范仲淹自幼形成自强不息性格。
1009年(大中祥符二年),范仲淹到长白山澧泉寺借读,每日仅以粥充饥,笃学不辍。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范仲淹得知自己身世,前往河南应夭府拜戚同文为师,继续苦学。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中进土,初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29岁,复姓范,改名仲淹。后历任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太常博士、右司谏、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任陕西宣抚史、陕西四路安抚史,又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方官。范仲淹为政清廉、刚直不阿,因力主改革,屡遭诬谤,几度被贬。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溢“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唐赛儿
唐赛儿,女,生卒年不详,明代农民起义首领,蒲台县西关(今滨州市蒲城乡)人。明初,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大修宫殿,又组织人力,南粮北调,还开挖运河,先后在山东征调数十万民夫,农民徭役负担沉重。唐赛儿以白莲教为名义,自称“佛母”,秘密往来于益都、诸城、安丘、莒州、即墨、寿光等州县,借传白莲教发动群众,组织起义力量。
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月,组织农民军数千人,于青州卸石棚寨起义。起义后,全歼了前来围攻的青州卫都指挥使高风的官军,青州以东各地人民纷纷响应,大小数十支起义军,和卸石棚起义军联为一起,共约万人,分兵攻打宫州,日照、诸城、寿光、安丘、郎墨等州县,“毁官衙、烧仓库”,杀富济贫,官吏纷纷逃命,告急文书传至京师,明成祖派使召降,唐赛儿怒斩来使,于是明政府又派遣总兵柳升、都指挥刘忠带领京营兵马来镇压。唐赛儿抓住柳升狂妄轻敌的弱点,派人到敌营诈降,柳升信以为真,起义军趁机于夜间向防备薄弱的敌大本营猛攻,打乱了敌军,刘忠中箭毙。天亮后,柳升得知中计,带领大队人马前来攻打,赶到山寨时,起义军已经转移。唐赛儿安然脱险,使明成祖十分恼火,一方面严惩地方官员,又令各地缉拿唐赛儿。后怀疑唐赛儿削发为尼,逮“天下出家妇女,先后几万人”,但“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今在她的故乡旧址蒲湖主岛上建有“唐塞儿纪念祠”,并在附近的滨州黄河大桥北端建有她的戎装塑像。
孙武
孙武也就是孙子,出生于约公元前552年,字长卿,后人又尊称孙武子齐国乐安人,汉族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齐国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孙武的远祖其实既不姓孙,也不姓田,而是姓陈,是春秋时期陈国公子陈完的后代。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是我市抢抓机遇、追赶超于的关键一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顺利推进。两大经济区相互叠加,相互融合,为我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也是滨州撤地建市十周年。十年磨一剑,十年大跨越。建市十周年的历史,是一部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奋斗史,是一部矢志不渝、顽强拼搏的创业史,是一部开拓创新、谱写辉煌的发展史。十年前,面对历史机遇,滨州人民拉开了加快发展的序幕;十年后的今天,时代需要我们继续吹响“追赶超越”的号角。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以更大的勇气和毅力,乘势而上,奋斗向前,我们的事业一定会兴旺发达,滨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抢抓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继续深化“基础设施建设年”、“发展环境优化年”,大力开展“项目建设年”、“质量效益年”活动,着力抓投入促增长,抓调整促转型,转统筹促协调,抓改革促开放,抓基础促配套,转民生促和谐,努力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5%,外贸进出口总值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二氧化硫排放减少6.1%,化学需氧量排放降低2.15%。
(一)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纵观中外发展,大江大河三角洲的成功开发,无不有力地带动了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后发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开发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区域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新探索,必将对山东乃至全国科学发展起到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具有良好的开发基础。土地资源优势突出,拥有未利用土地254.5万亩,具有吸纳要素集聚的独特优势。地理位置条件优越,位于京津冀都市圈和山东半岛的结合部,是环渤海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省会城市群最近的出海通道,具有深化区域合作的有利条件。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约6亿吨和164亿立方米,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460万吨,风能、地热、海洋等资源丰富,具有转为经济优势的巨大潜力。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实力较为雄厚的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特色产业初具规模。生态系统独具特色,具有大规模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培育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我们完全有条件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
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要求,结合编制“十二五”规划,加快编制完成实施意见和各项专项规划,科学确定区域工作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强化基础设施支撑,疏通区域内外陆海通道,加快较大交通设施建设,完善立体交通体系。以沿海为开发重点,以园区为发展载体,以内陆腹地为发展空间,做好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的有机结合,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精心组织一系列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活动,谋划一批列入国家规划的重大项目。创新体制机制,力争在财税、投融资、土地、海域等领域率先出台一批先行先试的政策和制度。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优化环境,力争用10年时间,打造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努力使滨州成为环渤海地区隆起的又一重要区域。
(二)加快推进工业调整振兴。工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所在,必须深入实施“工业兴市”战略,不断提高工业的综合竞争力。
推动产业集群发展。高度重视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不断提升纺织、化工、机械制造、粮油加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开发时尚、健康、个性化高档家纺服装产品,培育自主品牌,促进产业链条延伸配套,推动骨干企业由大变强。重点扶持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一批成长性高、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建设以新型油化工、盐化工为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扶持壮大中小企业,加快培育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促进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发展低碳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一手抓淘汰落后产能,一手抓源头污染控制,扎实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和生态城市建设,确保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企业家是现代企业的灵魂,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负有重大责任。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善于把握未来、敢于开拓创新的优秀企业家群体。积极引导广大企业家带头干事创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加快推进“三农”工作。农业稳则全局稳。按照“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的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积极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把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改变传统农业耕种模式,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建设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渔业基地,提高农业专业化、集约化水平。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高度重视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把林水会战作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关键措施,大力实施绿色通道精品工程。积极发展耐碱抗旱、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种植业,建设优质粮食、棉花、特色林果、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完善产业链条,提高标准化水平。按照省政府要求,完成“ 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准备和建设任务。
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不断拓宽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农村消费。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稳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整治农村环境,搞好垃圾污水处理,建设新农村示范村410个。
(四)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是优化经济、社会和城乡结构的必由之路。
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为重点,提升县城和中心村的承载辐射能力,积极稳妥开展迁村并居,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放宽政策,降低门槛,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中,吸纳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引导居民向社区集中。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切实提高帮扶阳信、惠民工作的实效,努力缩小南北差距,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中心城市建设管理,巩固完善新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着力实施一批城市道路、配套设施、特色城市街区重点工程。继续做好道路、水系、街头绿地、公园广场等绿化建设,升级改造中海、蒲湖风景区,积极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加快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城管执法长效机制。强化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五)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落实国家、省重点区域发展带动战略的强力保障,突出抓好公路、铁路、港口等重大工程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加快交通公路建设。完成滨德高速公路滨州段路基、桥涵及部分路面工程。疏港公路确保一期工程完工,二期工程实现简易通车。开工建设一批国道、省道路网改建项目。继续做好环渤海高等级公路、长深高速滨州至东营段前期工作。开工建设孙武黄河大桥。
加快铁路建设。积极配合做好山东“第五纵向铁路运输通道”项目的论证、规划等前期工作,争取将滨港铁路二期工程列入国家发展计划。完成德龙烟铁路滨州段征地和拆迁,开工建设路基、桥涵等工程。适时开展黄大铁路征地和拆迁工作。
加快港口建设,进一步完善港口基础功能,推进滨州港2个3万吨级码头主体建设。力争完成防波堤和临港防潮堤一期主体工程。积极推进中聚能源9个5000吨级码头及大型物流园区项目建设。
加快北海新区筹建步伐。尽快编制完成北海新区概念性规划以及水电路讯等专项规划,强力推进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成全市科学发展的实验区。
(六)加快推进服务业繁荣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继续抓好重点城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三大载体”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扩大总量、增强后劲、提升层次,构筑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以打造黄河三角洲金融服务中心为目标,积极争取设立地方性银行,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金融机构在滨州设立分支机构。加快发展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现代金融服务,支持担保机构健康成长。
以打造鲁北物流中心为目标,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挥国家级公路运输主枢纽的作用,加快二三产业分离,积极建设东城商贸物流、开发区环渤海现代物流、邹平工业物流和北海新区临港物流等“四大物流园区”,培育壮大京博物流、西王物流、滨阳工贸等一批骨干企业。提高物流信息化合标准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丰富拓展“孙子故里”、“生态滨州”文化旅游品牌体系,重点发展以“文化采摘”为载体的休闲观光旅游,尽快实施一批民俗旅游、红色旅游、工业旅游、生态旅游等重点旅游项目,推介一批精品线路,促进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扩大滨州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投资环境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在建项目254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893个,计划总投资额5000万以上项目531个。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3.41亿元,增长24.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8.18亿元,增长9.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32.74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62.49亿元,增长53.6%。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63.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5.8个百分点,成为投资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技改投资快速增长,完成投资248.70亿元,增长84.1%,占工业投资的64.9%,比上年提高21.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逐渐活跃,完成投资618.11亿元,增长32.7%,占全市投资的85.4%,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快增长。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69.83亿元,增长37.8%。其中,住宅投资48.22亿元,增长21.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0.94亿元,增长29.9%。市民安居工程取得积极进展,全年经济适用房建设投资4.72亿元,占住宅投资的9.8%,施工面积51.75万平方米,占住宅施工面积的14.5%。
商品房供需状况良好。商品房施工面积436.80万平方米,增长26.2%;竣工面积96.51万平方米,增长44.5%。商品房销售面积196.24万平方米,增长19.0%,实现销售额37.69亿元,增长27.9%。其中,现房销售面积99.75万平方米,增长24.8%;期房销售面积96.49万平方米,增长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