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山东:东营

(一)历史文化 

东营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蕴育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黄河在这里入海。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携沙填海造陆,孕育造就了近代黄河三角洲大部分陆地。东营的文化渊源可追溯到人类的史前时代。大量出土文物表明,这里至少有5700多年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使这里地灵人杰,曾出现过许多历史名人。这里是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子的故里。他的《孙子兵法》,是世界公认的"兵学圣典",至今还在海内外被广泛应用于军事、经济等领域。东营还是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吕剧的故乡。如今用黄河代表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用海洋代表现代文明,那么东营文化则是黄河文化与海洋文化的汇聚与交融。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外来古老民俗的浸润,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多种文化的集聚、碰撞、融合,渐渐演化成一种全新的黄河口文化,她既有黄河文化的雄浑淳厚,又有海洋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地理位置 

东营市位于渤海之滨,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处于连接中原经济区、东北经济区的枢纽位置,具有辐射周边、带动区域发展的区位条件。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入海的地方。 

(三)气候条件 

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12.8℃,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无霜期206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四)自然资源 

这里土地资源优势突出,是中国唯一增长土地的地方(黄河夹带的泥沙填海造陆)。人均土地面积6.7亩,尚有525万亩后备资源尚待开发,其中未利用土地397万亩,是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6.12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2213亿立方米,岩盐可开采储量24亿立方米,地热资源可采热水储量750亿立方米。黄河从我市注入渤海,境内全长138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15.27亿立方米,已建成大型引黄闸8座,引提黄河水能力达到514立方米/秒,已建成大中型平原水库19座,一次性蓄水可达9亿立方米。海岸线长412.7公里,浅海和滩涂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控制面积1530平方公里。 

(五)行政区域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1983年10月建市,辖东营、河口两区,广饶、垦利、利津三县,人口203.53万,面积 8053平方公里。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坐落在境内。 

 

涉外服务机构

东营市商务局 

地址:东营市府前街107号 

电话:86-546-8081569、8081469

传真:86-546-8082972(自动)、8081569(人工) 

E-mail:[email protected]

主要职能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商务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拟订全市商务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研究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趋势和流通体制改革并提出建议。

(二)负责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流通企业改革和社区商业发展;负责商贸服务业管理工作,提出促进商贸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制定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推动流通标准化和连锁经营、商业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负责市属商贸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三)研究提出引导国内外资金投向市场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促进城乡市场发展;指导大宗产品批发市场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商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

(四)承担牵头协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责任。拟订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的政策;推动商务领域信用建设,指导商业信用销售;按规定对拍卖、典当、租赁、汽车流通、旧货流通、报废汽车回收(含拆解)等特殊流通行业进行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审查生猪定点屠宰场(厂)的设置,负责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拟订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药品流通行业管理工作。

(五)负责建立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应急管理机制;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商品供求状况,调查分析商品价格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按规定负责重要消费品储备管理、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工作。

(六)拟订全市外贸进出口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指导贸易促进活动和外贸促进体系建设;组织申报和监督管理重要工业品、原材料和重要农产品(粮食、棉花除外)进出口计划及配额。

(七)拟订全市机电产品进出口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依据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机电产品进出口结构;负责机电产品进出口申报、审核和管理工作,指导协调大型成套设备出口,组织企业开拓机电产品国际市场;监督、协调全市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工作。

(八)拟订全市技术贸易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科技兴贸”战略相关工作,承担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促进工作;指导管理加工贸易,按规定核准加工贸易业务;按规定负责两用物项、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管理及出口管制和最终用户管理工作;推进进出口贸易标准化工作。

(九)牵头拟订服务贸易发展规划并开展相关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促进服务出口和服务外包发展的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推动服务外包平台建设。

(十)承担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协议的咨询服务工作;组织协调涉及我市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及其他相关工作;指导、协调企业对进口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调查;建立市内进出口公平贸易预警机制;协助上级商务部门组织开展对外贸易壁垒调查、产业损害调查和对经营者集中行为进行反垄断调查的相关工作;指导、协调产业安全应对工作。

(十一)拟订全市招商引资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市招商工作的组织管理、督查调度及考核认定工作;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发布全市对外合作重点项目,组织重点项目的推介、洽谈和协调工作,牵头组织境内外重大招商促进活动。

(十二)指导、管理全市外商投资工作;按权限核准和审核上报外商投资企业的设立及变更事项;依法监督检查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合同章程的情况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十三)拟订全市“走出去”发展规划、政策并组织实施;研究拟订境外投资的管理办法和具体政策;管理、监督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对外经济合作业务;负责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审核、上报和登记工作;审核上报市内企业对外投资开办企业(金融企业除外);按规定负责外派劳务和境外就业人员的权益保护工作;审核、上报和管理我市承办的国家对外援助项目;管理多双边及国外民间组织对我市提供的无偿援助和赠款项目(不含财政合作项下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对我市赠款)。

(十四)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拟订全市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发展规划、政策;负责国家级、省级经济开发区设立的审核上报工作;指导协调全市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参与对经济开发区的综合评价、统计、考核工作。

(十五)负责发展我市与有关国际经济组织、国外地方政府、友好城市间的经贸关系,建立联系机制并组织开展相关工作;推进我市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经贸合作;组织实施我市对台直接通商工作;审核上报和管理外国及港澳台非企业经济组织驻我市代表机构。

(十六)研究拟订全市口岸发展规划、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口岸综合协调管理;负责口岸开放与关闭的申报;参与口岸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查论证和验收;协调口岸联检机构和经营主体,组织开展文明口岸共建工作;协调处理口岸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相关网站

东营网址大全:  www.dy369.com

东营政府网:    

东营国际商务网:

东营招商网:    

经济状况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大力推进黄蓝经济区建设,积极有效应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较快发展,总体运行态势良好,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00.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3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2126.02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770.3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为3.5:70.8:25.7,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人文社会

科技教育:全市有高等院校5所,中国石油大学和油田的石油化工研究机构都配置在东营。普通中专学校1所、其他学院(校)附设中专部5处,职业高中学校8所,技工学校1所,普通高中29所,普通初中8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501所。全市初中入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基本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和高中段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科技事业较快发展,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医疗卫生: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775家,其中医院69家,卫生院35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家,卫生监督机构6家。卫生机构床位9972张,其中医院7903张,卫生院1522张,妇幼保健机构150张。卫生技术人员10922人,其中医院7603人,卫生院1633人,其中执业医师3898人,执业助理医师693人,注册护士3857人,乡村医生卫生员2239人。 

社会保障:东营市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各项保险费征缴率已达到95%以上。 

人居环境:东营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2004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近年来,按照油地共建共享的原则,先后共同投资35亿元,实施了中心城区42条道路建设改造、雨污水管线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东营市陆域、水域已形成“外成环、内成网”、“十纵八横”的城市主干框架,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达26.31平方米。 

投资环境
  1. (一)基础设施

已建成沿海防潮大堤200公里;全市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1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已达25万千瓦;境内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8013公里,并通过东青高速、荣乌高速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铁路通过胶济铁路与全国联网,河北黄骅到潍坊大家洼的黄大铁路、德州-大家洼的德大铁路,均在东营设有编组站;东营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重庆、大连航线;东营港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有2个3万吨级散杂货泊位、8个1000-3000吨级泊位,正在建设2个5万吨级码头,逐步建设成亿吨大港。

(二)人力资源 

东营中级及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准。东营现有各类技术人员11万人,其中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有3万人以上。 

(三)市场潜力 

建市以来,东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现已初步形成以石油及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机械、建材、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粮棉、畜牧、水产、瓜菜、花卉、桑蚕、林果等生产基地建设初具规模。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57.5亿元,贷款余额5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0元。

(四)投资服务 

东营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均设有政务大厅,对外经贸合作实行快捷的“一站式”服务。 

重点发展产业

按照“四区一城”规划格局-即在东营的东部沿海约10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由北向南规划布局临港产业区、生态旅游区、生态高效农业区、高端产业区四大主体产业区和充分利用黄河水把东营打造成“黄河水城”,努力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着力打造国家级石油能源战略储备基地、以低排放、可循环、精细化为方向的生态化工基地、以石油钻采装备和工程技术服务为支撑的陆路和海洋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以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为重点的新能源基地、以先进制造、高新技术和外包服务为重点的高端产业基地、以生态旅游资源和黄河口文化旅游为重点的生态休闲度假基地、以生态畜牧业、生态渔业和特色园区建设为重点的生态高效农业基地、以生态林业为重点的生态林示范基地;积极培育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海水综合利用等海洋产业、壮大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技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搞好广利河沿岸深度开发,全力打造黄河水城精华区,形成旅游文化景观长廊和服务业经济隆起带。 

2009年11月份,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把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山东省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是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核心区域和主战场,必将以蕴藏的极大商机和无限潜力,快速突破崛起,产生强大爆发力,成为环渤海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全国最具活力的高效生态经济区。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东营市的共同战略决策,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以其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开发潜力、良好的发展前景,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昭示出东营开放开发的美好前景。 


 

Copyright © 1998 - 2015 山东省商务厅发展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