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烟台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 证,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 里繁衍生息。古为东夷族地,夏朝时东夷族在此建国,商、 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秦代属齐郡,汉代为东 莱郡,晋为东莱国,南北朝为东莱、长广郡,隋为莱州, 唐宋元为登州、莱州,明清为登州府、莱州府。公元1398年 (明洪武三十一年),为加强海防,明政府在此设奇山守御 所,这是烟台最早的城市雏形;在北山筑烽火台,又称“狼 烟台”,烟台由此而得名。公元1858年(清咸丰八年),清 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天津条约》,辟登州为通商口岸, 1861年改为烟台。此后,英、法、美等17个国家陆续在烟台 设立领事馆。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 省辖烟台市,1958年设立烟台专区,1983年11月成立地级烟 台市。
自然地理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与辽东 半岛及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烟台山海相拥,风光旖旎,四季分明,景色秀美。一望无垠的金沙碧浪、景观奇妙的大小岛屿、闻名遐迩的蓬莱仙阁、飘渺奇幻的海市蜃楼,使烟台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度假胜地。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山地占总面积的36.6%,丘陵占39.7%,平原占20.8%,洼地占2.9%。境内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脉主要有大泽山、艾山、罗山、牙山、昆嵛山、招虎山等,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境内河流众多,5公里以上河流121条,其中五龙河、大沽河、大沽夹河、辛安河等8条河流流域面积在300平方公里以上。烟台海岸线、岛岸线909公里,有500平方米以上近岸岛屿72个,面积较大的有芝罘岛、南长山岛和养马岛,有居民的岛15个。烟台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722.2毫米,年平均气温13.0℃,日照时数2611.6小时,无霜期282天。
物产资源
烟台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盛产海参、对虾、鲍鱼、扇贝等多种海珍品,近海渔业生物品种有200多个,有捕捞价值的100余种,是全国重要的渔业基地。烟台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水果产地,土特产品久负盛名,享誉海内外。烟台葡萄酒、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烟台海参等8种产品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烟台苹果、莱阳梨、烟台大樱桃、莱州梭子蟹等19种产品获注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下矿藏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70多种,探明储量的有40多种,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菱镁矿、钼、滑石储量均居全国前5位。沿海大陆架储有丰富
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属“富集型”油区。
行政区划和人口
烟台市辖4区、1县、7个县级市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及昆嵛山保护区,82个镇、6个乡、65个街道办事处,589个居民委员会、6748个自然村。全市总面积13746.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22.3平方公里。201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650.29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80.27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8.17‰,死亡率为9.89‰,自然增长率为-1.72‰。
基础设施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4515.9公里,其中,干线达到2257.7
公里,高速公路414公里。完成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并投入运
营,龙烟铁路、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开工建设。2011年,烟大
铁路轮渡运输货物1136.7万吨,运载旅客28.8万人次。
港口。全市现有港口10处,芝罘湾港、龙口港、莱州
港、蓬莱东港等6处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已与70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100多个港口直接通航。全市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70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4个。2011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
量完成2.1亿吨,同比增长23.2%,其中集装箱完成154.1万标
箱;完成旅客运量966.9万人次。
航空。烟台空港于1984年10月开航,1997年1月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开通至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美国芝加哥国际货运航线、至台北客运航线,开放了美国洛杉矶—烟台—韩国首尔第五航权,成为全国第八个、山东省第一个开放第五航权的城市。2011年,莱山机场起落架次2.8万架,增长8.1%,年末通航城市39个;全年旅客吞吐量249.6万人次,增长19.2%,货邮吞吐量4.3万吨,增长43.4%。潮水国际机场建设顺利推进。
电力。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472.1万千瓦,2011年发电量233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870万千瓦的海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已建成风电电场16个,总装机容量61.6万千瓦。
水源。全市年供水总量8.6亿立方米,日均供水量240万立方米。胶东引黄调水工程实现了门楼水库上游工程贯通。
邮电。建成了数字数据网、国际互联网、市话计算机管理网等多种网络平台,城乡全部实现通讯程控化。2011年,全市完成邮政业务总量5.4亿元,电信业务总量79.1亿元。电话交换机装机容量295.2万门,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拥有量分别达到174.5万部和647.8万部,宽带用户79.2万户。
城市规划
启动了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和“十二五”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完成了轨道交通线网、火车站周边交通组织和地下空间等8项专项规划以及潮水机场周边区域、莱山区凤凰工业园区片等近20项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年累计完成建筑面积审批36467平方米,市区建成区控规覆盖率达到95%。
城市建设
2011年市容环境卫生秩序改善。全市新增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村(居)792个。环卫保洁设施逐步配套,建设中小型生活垃圾转运站、中转站123座,日转运能力2500吨,市区垃圾清运、处理及时率保持在98%以上。加快推进市区主干道增花添彩、生态加密及改造提升工程,先后栽植特色苗木8万余株,南大街、滨海路等市区重要路段完成49处55个建筑及景观小品建设。
城市管理
高标准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中心区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五区连接,覆盖城区面积130平方公里。市区新增供热并网面积238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达到71.4%,燃气普及率达到99.3%。新增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的村(居)1778个,市区垃圾清运、处理及时率保持在98%以上。市区公交线路73条,公交车辆1742台,营运线路1854公里。
住房建设
2011年,全市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6280套、46.4万平方米,新建廉租住房项目1213套、6.7万平方米,筹集公共租赁住房420套。全年供应经济适用住房5594套,廉租住房811套。全市房屋施工面积3921.7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1691.3万平方米。
新农村建设
2011年,全市实施整村改造项目264个,新建农房12.5万户,改造危房1.1万户,总投资197.1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47.8公里,完工桥梁263座,公路村村通率达到97.8%。新发展沼气用户3万户,累计达到14.8万户。完成了12座中型水库主体工程和209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居民收入
2012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298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884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9.1%。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恩格尔系数)的比重为39.60%。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3.7平方米,减少1.67平方米。
劳动就业
2011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7.5万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3.1万人,失业职工再就业4.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5%。
社会保障
全市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66.2万人、248.4万人、86.3万人、117.5万人和80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参保240万人。招远市、福山区、牟平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口市等8个县市区列入国家、省新农保试点单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连续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月人均养老待遇达到1599元,农民养老金年人均802元。
福利救助
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月人均361元和年人均1936元。全市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133个,总床位数1.5万张,集中供养率83.6%。全年共发放爱心救助金6120万元,救助困难家庭8.9万户,18万人次,救助困难学生2.4万人。已建成社会福利机构69处,拥有床位8457张。
卫生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806所,其中医院、乡镇卫生院276所,卫生防疫、检疫、监督机构15家,妇幼保健机构14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26个。卫生技术人员3.6万人,病床床位3.4万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100%。